/m/news_view.aspx?id=721&gp=106
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
来源:本站时间:2016/7/14 9:22:57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科学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紧扣我国资源环境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作出的一项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进一步确立了生态文明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使绿色发展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引领之一。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和落实,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发展弊端深刻反思的结果。开创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既是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任务,也必将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从国内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必须为之提供能源安全保障和资源支撑,必须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人民群众。同时,我国已步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必须推动绿色转型、建设生态文明。从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和要求看,绿色发展已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实现绿色发展,国家整体发展进程必将受到影响,也将影响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只有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有效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面临的资源环境硬约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生态根基。
从国际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传统工业模式带来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引发了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经过20多年,这一理念已形成广泛的全球共识,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正为此不断努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挑战中,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绿色创新浪潮正在兴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全球战略的高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占领世界绿色发展制高点,同时树立我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
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理念,对推动绿色发展作了全面部署,这些都为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路径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刻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就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并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体制机制等紧密相联,不仅仅是“种草种树”“末端治理”,而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推进绿色发展,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绿色化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取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将直观上的绿水青山和内涵上的绿色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将绿色化的动态过程与最终享受的静态绿色成果有机统一起来,在思维理念、价值导向、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大幅提高绿色化程度。
树牢绿色思想。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态文明内涵,树立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谋划绿色布局。构建起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和产业布局,合理布局和科学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建设绿色城市、绿色乡村。
推进绿色生产。优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把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深度有机融合,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深刻变革。
推行绿色生活。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倡绿色消费,力戒奢侈浪费、过度消费,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开启大众的、广泛的、持续的绿色生活。
确立绿色导向。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大幅提升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考核权重,严格考核问责,发挥“指挥棒”作用。
实现绿色共享。坚持生态文明共建共享,使人民群众在“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度自觉中共同致力于蓝天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使绿色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三、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
“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将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从源头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利用。因此,必须通过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使不同主体功能区自觉按照各自的主体功能定位科学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给我国绿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基点,加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生态文明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一方面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低碳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以推广绿色产品拉动绿色消费需求,以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绿色投资增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
全面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五中全会提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增加资源供给只能依靠开发原生资源的认识,把节约资源能源、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作为增加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把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为此,我们要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建设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同时,做好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工作,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落实全面节约要求,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五中全会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这是环保工作方向和战略的重大转变。“十一五”以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管理主要采取污染物数量减排的方式,但成效与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直接感受不匹配。中央提出这一新的导向,就是要用可视化的环境质量指标,让老百姓更直观地感受环境改善的变化情况。为此,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并重。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强水生态保护,开展蓝色海湾治理行动,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碳汇等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根据生态文明的系统性、完整性及其内在规律,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此,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以及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健全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大幅提高重要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化机制,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督促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不能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再越雷池一步。
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时期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生态文明要求,奋发有为、久久为功,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过程,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 回到顶部
  • 版权所有 © 山东重联起重安装工程有限公司